第六十六章 主,请拯救这支球队(1 / 7)

徐凌对吉诺比利的回应或许可以竞争NBA历史上最棒的生涯首球。

不过,卫冕冠军有自己的比赛节奏。

吉诺比利回到场上代表着马刺派出了最强阵容,他们开始展现出娴熟的战术执行力和老辣的比赛节奏。

不过,坐镇主场的灰熊青年军同样毫无惧色,凭借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,与对手展开了一场高速对攻。

徐凌延续之前的状态,成为联邦速贷球馆最闪耀的焦点。他在右侧四十五度角接到洛瑞分球,面对吉诺比利的扑防,毫不犹豫地干拔跳投,篮球应声入网。

下一个回合,徐凌又在弧顶与加索尔打出配合,一记写意的击地传球穿透防守,准确送到顺下的加索尔手中,助其腾空完成一记暴扣,彻底点燃了主场气氛。

马刺队同样迅速找回了比赛手感,阵地战进攻效率显著提升。

托尼·帕克几乎抓住了每一个防守反击的机会,

凯尔·洛瑞的防守被抓个正着,有时候明明已经退回前场落位,却仍被对方以高速变向和逼真的假动作转身轻松晃过。

帕克甚至不需要等待反击机会,他会在阵地战中突然提速,敏锐地抓住灰熊内线退防未稳的时机,强行将阵地战拖入自己的快攻节奏。

多点开花的马刺,在进攻状态上已彻底复苏。

尽管如此,灰熊队依然凭借徐凌单节独得10分4助攻的出色发挥,以及全队从开局便维持的火热手感,在卫冕冠军面前出人意料地占据上风。

28比24

首节战罢,灰熊领先马刺4分。

马克·雅法罗尼对球队首节的表现基本满意。

次节一开始,他便做出轮换调整:用迈克·米勒换下徐凌稍作休息,同时派上达科·米利西奇。但令人不解的是,他换下的并非同样打满首节近9分钟的保罗·加索尔,而是哈基姆·瓦里克。

这一换人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怪味儿。若要让核心休息,理应让徐凌和加索尔同时轮换;如今徐凌下场,加索尔却仍留在场上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米利西奇上场之后,在攻防两端实际承担的是四号位的职责,与加索尔组成“双塔”——这样一个缓慢而缺乏空间感的阵容,似乎与球队主打的“七秒或更少”理念背道而驰。

果然,徐凌一下场,灰熊的进攻仿佛瞬间失去了主心骨。凯尔·洛瑞显得犹豫不决,一时将球交给加索尔低位单打,一时又塞给鲁迪·盖伊强侧突破,战术杂乱无章,效果十分一般。

而马刺这边,马努·吉诺比利带领衔接段阵容趁势发力。阿根廷人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切割着灰熊迟缓的防守,或突分助攻,或自己得分,在马刺行云流水的整体配合下,比分被迅速迫近并反超。

雅法罗尼一看情况不妙,回头招呼徐凌起身。

就这样,仅仅休息了三分半钟,徐凌便不得不再次上阵。

这次,他换下的是鲁迪盖伊。

盖伊一脸郁闷,其实他今晚表现尚可,只是徐凌下场后球队突然没了节奏,他被迫重新操刀起最喜欢的单挑,但是像他这种单纯爱单挑的选手大都有一个问题,就是低效。

在布鲁斯鲍文面前,盖伊就像是被送到北条麻妃房间里自愿献身的素人,根本不值一提。

比赛的节奏,有时就是如此难以捉摸。灰熊队在开局阶段攻势如潮,全队上下手感火热,即便波波维奇祭出吉诺比利这把妖刀,也一度难以阻挡。

彼时,哪怕是波波维奇这样的名帅绞尽脑汁,似乎也比不上雅法罗尼这位菜鸟教练的“灵机一动”——他选择让加索尔苦苦支撑,只为给徐凌争取宝贵的休息时间。

或许下一次,他会明白让核心球员打满首节并非明智之举,但今晚已然失去的比赛节奏,还能轻易找回吗?

至少,在